北京时间7月30日上午,俄罗斯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发生8.7级地震,这是1952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地震。受此影响顶级配资,俄罗斯、日本、美国夏威夷、加拿大、印尼、菲律宾等多地发布海啸预警。
▲图片来自@中国地震台网
全球多地发布海啸预警
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,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复核,7月30日7时24分堪察加东岸远海(北纬52.40度,东经160.20度)7.9级地震,震级修订为8.7级。受地震影响,全球多地发布海啸预警或警报。
俄罗斯
俄罗斯远东堪察加边疆区紧急情况部长谢尔盖·列别杰夫最新发布消息称,堪察加东岸远海30日发生强震后,堪察加半岛部分海岸已监测到3至4米高的海啸波。列别杰夫在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中警告说:“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至远离水域的高处。”
中国
7月30日上午,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黄色警报。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,此次地震已经引发海啸,预计对我国上海,舟山南,台北东,屏东西,屏东东,台东南,台东北,花莲和宜兰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。
经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综合分析研判,此次地震已引发越洋海啸,预计海啸波将于13时30分到达台湾沿岸,17时-19时左右到达浙江、上海沿岸,最大波幅分别为60、40和30厘米。目前,台风“竹节草”正在浙江省境内移动,预计将在浙江、上海等沿海地区引发100厘米左右的风暴增水。海啸与台风双重灾害影响,沿海地区务必高度警惕,做好防灾减灾工作。
7月30日下午,根据最新监测情况,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继续针对台湾东部沿岸发布海啸黄色预警,同时解除浙江、上海沿岸的海啸黄色警报。
日本
日本气象厅称,受堪察加半岛附近发生强烈地震的影响,预计部分地区将出现最高3米的海浪,请“高度警惕”。日本全国17个地区已发布海啸预警。
▲图片来自央视新闻
据日本气象厅消息,当地时间7月30日13时11分,东京晴海地区观测到高度0.2米的海啸。
当地时间30日,日本气象厅发布消息称,海啸已抵达北海道多地。日本气象厅表示,海啸警报持续时间会延长,解除警报有可能需要半天到一天时间。
日本气象厅称,当地时间10时17分左右,已确认第一波海啸抵达北海道根室市,观测当地最大海啸高度为0.3米左右;当地时间10时30分左右,北海道钏路市迎来第一波海啸;当地时间10时51分左右,北海道十胜港观测到高度0.4米的海啸;当地时间11时16分,青森县八户港观测到高度0.4米的海啸;当地时间11时34分,茨城县大洗町观测到高度0.3米的海啸;当地时间11时51分,宫城县石卷港观测到高度0.5米的海啸。
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发布提示,紧急提醒领区中国同胞防范海啸风险。
▲图片来自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微信公众号
此外,日本东京电力公司7月30日发布消息称,受海啸相关影响,已于当地时间9时5分左右暂停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。8时51分,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员工发出避难指示,并称将关注海啸信息,监测海啸是否会对核电站产生影响。
美国
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东海岸发生强烈地震后,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向整个夏威夷州发布了海啸警报。
据悉,此次地震发生于夏威夷标准时间13时25分,初步震级为8.0级,震中位于北纬52.2度,东经160.0度。有官员表示,根据所有现有数据,此次地震可能引发海啸,足以对远离震中的沿海地区造成重大破坏。据悉,目前正在评估情况顶级配资,确定是否对夏威夷构成直接威胁。
与此同时,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已发布海啸警告,这意味着可能会出现海浪。但警告级别比海啸警报要低。
加拿大
在堪察加半岛附近发生地震后,加拿大西海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部分地区发布海啸预警,建议民众“保持警惕以获取更多信息”。
菲律宾
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30日上午说,该国太平洋沿海地区预计将出现不到一米的海啸波。第一波海啸波预计当天13时20分至14时40分之间抵达。海啸波活动时间可能持续数小时。
▲图片来自央视新闻
印度尼西亚
印尼气象、气候和地球物理局发布公告说,此次强震具备引发远距离海啸的可能性,对印尼部分沿海地区构成威胁。预警数据显示,印尼多地可能出现低于0.5米的海啸波。
73年来最强震
俄罗斯科学院“统一地球物理局”堪察加分部30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,将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30日发生的地震震级修正为8.7级,这是1952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地震。
此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边界附近,属于典型的浅层逆断层构造运动。在震源区域,太平洋板块正以约77毫米/年的速度相对于北美板块做西北偏西向运动。此次地震的震源位置及其运动机制与千岛-堪察加俯冲带沿线板块边界断层的活动特征一致。该震中区域历来是中强至大震的频发地带。本次地震震中位于1952年堪察加半岛9.0级大地震震中东南方向45公里处,该历史地震曾引发破坏性的环太平洋海啸。
历史地震资料显示,过去100年间在震源附近500千米范围内曾发生22次7.0级以上地震事件,最大的是1952年11月4日发生的9.0级地震。全球历史海啸灾害数据库显示,历史上该区域曾发生33次海啸事件,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52年的9.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,在环太平洋区域造成约10000人死亡,最大海啸爬高18.4米。
突发海啸,如何正确避险与自救?
1.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,从地震到海啸的发生有一个时间差,要利用时间差进行避险和逃生。
2.收到海啸警报,没有感觉到震动也需立即离开海岸,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。通过收音机或手机等接收信息,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,勿靠近海岸。
3.如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,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,都应快速撤离。
4.发生海啸时,岸边人员要尽快从地势低洼的地区转移至地势高的区域,正在海上航行的船只不可回港或靠岸,应马上驶向深海区,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。
5. 如果突然面临海啸,应尽量牢牢抓住能够固定自己的东西,不要到处乱跑。
6.海啸发生不幸落水时:
▶要尽量抓住大的漂浮物,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。
▶在水中不要举手,也不要乱挣扎,应尽量减少动作,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。
▶海水温度偏低,不要脱衣服。
▶尽量不要游泳,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。
▶不要喝海水,海水不能解渴,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,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。
▶要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,以扩大目标,尽快让救援人员发现。
编辑 马浩歌 校对 李立军
来源:中国地震台网 国家应急广播 新华社 央视新闻等
值班编辑 古丽 实习生 王雷佳汶
星标“新京报”
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
点击“在看”,分享热点
赤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